膠州市行政區劃面積1324平方千米,總人口87.6萬人,2015年GDP生產總值981.15億元,人均11.2萬元。膠州市轄6個街道、6個鎮,2015年全國百強縣排第19名,北方第4名。膠州市地處膠萊河入口南部,屬海淀平原,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6℃。
青島膠州潛力大嗎?
膠州發展就是物流基地,本身交通便捷,再加上新機場建成,基本取代濰坊的膠東半島物流運輸集散地,對青島來說是好事,但對膠州本身來說不是太好的事情,格局已經定在來藍領上,臟活累活膠州全部承擔了。如果你想問房價的潛力,我覺得沒什么潛力,現在價格在高位,大量的土地沒有開發,人口還不夠,越來越多的新盤入市價格廝殺的會很厲害。
青島膠州的未來發展情況會怎么樣?
要想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多方面來辯證地看待題目的問答。1:地理位置。膠州市地處膠萊河入口南部,屬海淀平原,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3.6℃。年均降水量695.6毫米。膠州是山東半島聯結省市間、海內外的重要交通咽喉,海陸空和地鐵將無縫對接,擁有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國家級膠州灣國際物流園、國家級歐亞經貿產業園等4大“國字號”平臺,科技教育旅游文化事業均蓬勃發展。
2:經濟發展水平。膠州市行政區劃面積1324平方千米,總人口87.6萬人,2015年GDP生產總值981.15億元,人均11.2萬元。膠州市轄6個街道、6個鎮,2015年全國百強縣排第19名,北方第4名。3:產業分布情況。2011年,膠州市生產總值完成668.3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5.8%,其增速分別比中國、全省和青島市高6.6個、4.9個和4.1個百分點。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4.95億元,增長5.4%;第二產業增加值377.12億元,增長17.4%;第三產業增加值246.26億元,增長15.3%。三次產業貢獻率分別為2.4%、62.9%和34.7%,分別拉動經濟增長0.4個、9.9個和5.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例由2010年的7.1:57.4:35.5調整為6.7:56.4:36.9,第一、二產業比重下降,第三產業比重提升。
大家對膠州發展和西海岸未來發展怎么看?
許久以前就聽小道消息說以后青島政務中心要搬遷到現在的高新區,整個青島重心向西移動。即墨,膠州兩地劃區,現在濰坊的諸城跟高密劃歸青島地區。膠南黃島統稱海西區,就是現在的西海岸。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實現了,有些沒有實現。再縱觀青島發展史來說,二十年前向東部擴張的厲害,即墨跟黃島在青島的南北兩端分別就像青島市區騰飛的翅膀一樣,身子動翅膀必須先動,所以即墨黃島跟著也是飛速的發展。
現在來說上述地方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后似乎是進入了一個瓶頸期,繼續擴張沒有太多的閑置場地了,所以最佳選擇就是膠州了。隨著膠東機場的建設,建成后整個的膠州也是四通八達的,東西南北都能出的去進的來。高速,高鐵,國道條條大路暢通無阻,估計膠州以后的發展之路應該也是物流之都吧。等膠東機場投入使用后,流亭機場可能會另作他用,相關的物流園也會向膠州遷移過來。
大家怎樣看待青島市膠州現在及未來的發展?
青島膠州現在正在快速發展,青島未來將融入青島,發展前景廣闊。膠州現在正快速發展。膠東國際機場在加快建設,將在2019年完工交付啟用。膠東國際機場規格標準很高,堪比首都國際機場,啟用用將會大大帶動膠州甚至青島的航空相關產業的發展。地鐵8號線也在加快建設,膠州還有其他規劃的地鐵線路,將把膠州和青島市區連接起來,進一步提升膠州的交通便利性。
青島大學已經在膠州經濟開發區規劃了新校區,青島大學的到來,將會進一步帶動膠州教育房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即墨已經劃區,而膠州作為膠州灣的一部分,膠州如果劃區,青島的市區將會連成一片,更好的偕同發展,膠州劃區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根據青島三灣三城的發展規劃,青島將重點發展膠州灣,靈山灣,鰲山灣三個重點城市區域中心。
膠州屬于膠州灣城市區域發展的一部分,也是膠州灣發展的一個閉環,膠州的未來發展將和膠州灣發展一起,前景廣闊?,F在膠州房價均價在9000多到10000多,相比2017年之前房價已經漲了一倍多,房價已經很高。膠州現在少海,空港,經濟開發區板塊,房多人少配套相對不足,但是房價很高。膠州新房賣得很多,但是膠州的二手房成交量很低,二手房很不好賣。
所以膠州投資買房時間成本很高,投資買房風險也很大。膠州現在因為沒限購,膠州來自外地的投資買房需求很多,房價還有上漲的可能。不過投資買房需求在抬升了膠州房價的同時,也提升了膠州買房的風險。如果膠州限購,房價降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膠州現在正在快速發展,未來發展前景也非常廣闊。膠州現在和未來都有發展,但目前膠州買房投資風險很大,買房投資請謹慎。
大家對青島膠州上合示范區是如何看待的?歡迎評論?
首先糾正題主一個說法,膠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是國家級,并非國際級,而且放眼全國也沒有國際級開發區這個說法,最高的規格即是國家級經開區。從青島西海岸的橋頭堡商務區到近期批復的膠州上合示范區,青島膠州灣的閉灣發展可以說是完成了最后的一塊拼圖?!皳頌嘲l展”是青島多少年的老口號和戰略布局了,但多年來一直停留在口頭上,雷聲大雨點小,一直沒有大的起色,除了把高新區、紅島藍谷這幾個區的概念炒起來,其它再無大的動作,而現在回頭來看,除了把當地的房子炒起來,留下一片空城之外,并無太大建樹,連個像樣的企業都很少見。
另外像西海岸出口加工區、膠州經開區也沒有多大的發展,就連已經相對成熟的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擁灣發展上也一直中規中矩。擁灣發展,不是搞一枝獨秀,最終解決的還是把這個灣鏈給做起來,讓環膠州灣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互動,現在有了空港優勢、海港優勢,以及最大的政策支持,可以說上面該給的都給了,該做的也都做了,宏圖描繪了,思路也清晰了,至于怎么走向哪走,就看青島和膠州的執行力了。
青島膠州以后的發展會超過即墨嗎?有哪些優勢條件可以證明?
膠州和即墨的產業定位不一樣,膠州的鍋爐,鐵塔,辣椒產業都很牛,即墨得輕紡,針織,批發,海岸線旅游業都做的不錯……有可能過幾年膠州因為飛機場能發展一次,但是要知道膠州的大部分產業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口來支撐,有錢的還是那一部分人,即墨就不一樣中產小老板特別多,特別是服裝產業,所以論個人家庭財產即墨要比膠州好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