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伙在幼兒園里我行我素,說明他在幼兒園沒有小朋友和他玩。之前大寶幼兒園開家委會,幼兒園園長分享了一件事情:那天幼兒園中班戶外活動,孩子走單杠,其中一個小女孩的奶奶在幼兒園的圍墻外看,當看到自己的孫女嘗試了幾次拖一塊墊子都無法拖動的時候,圍墻外的奶奶著急了,對著孫女喊:你要斜著拖才行啊。
幼兒園的孩子怎么才可以鍛煉其自理能力呢?
幼兒園孩子的自理能力主要是指能夠完成生活各個環節的服務能力,一般包括:洗手、洗臉、上廁所、穿脫衣服、剝水果、雞蛋皮、使用勺子、筷子吃飯、整理玩具圖書等等。兒童自理能力的形成不能依靠幼兒園和家庭某一個環境,因為孩子是循環在家庭和幼兒園兩個環境間交替生活,所以同一種習慣需要在不同的環境中始終保持和練習,才能達到喜歡性的動作。
自理技能的學習是能力形成的前提對于成人來說,自理能力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對于孩子來說,首先要掌握自理技能,才能走向習慣的養成。動作分解是關鍵每一種自理技能都是多個動作的連接。比如洗手,先把手在水下面弄濕,打上肥皂,雙手用七步洗手法去搓,然后沖洗,關水龍頭,這個過程包含五個動作。如果家長只是對孩子說:快去洗手。
也沒有關注孩子怎么洗的,孩子形成的習慣可能是沖沖就回來了。如果對這五個動作去分解,會發現孩子對每個動作的認識程度都不一樣。把手弄濕是要多么濕?就沖一下還是沖一小會兒?要把肥皂泡沖掉怎樣就算沖好了?對孩子來說,要求越清晰,越細致,越容易掌握。比如:沖洗的時候,手上感覺不滑了就是沖干凈了,兩個手要相互搓五下。
這樣的要求在技能學習的初期對孩子幫助很大,因為具體,所以孩子學得快,容易建立興趣和自信心。動作順序是保障孩子掌握了自理能力的分部動作后,還需要理清動作的順序。比如穿衣服,先穿秋衣不著涼,再穿褲子跳下床,外衣趕快穿穿好,秋衣塞進褲子里。類似的自理兒歌可以幫助孩子一邊回憶順序一邊做。有時候孩子坐在那里什么也不做,媽媽說半天都不動的,很可能就是不知道該先干嘛的孩子。
自理技能的堅持是能力形成的關鍵點自理技能在最初學會之后,就需要在反復的練習中進行鞏固,直到形成有意后注意,就是說不用想都能做。每天堅持才會見效不論是在幼兒園還是在家庭,都堅持同樣的要求,這是習慣形成最重要的一步。有一種說法,叫做五加二等于零。就是說幼兒園上了五天,回到家兩天,就把所有習慣歸零了。家長們在這方面尤其要注意,不能怕麻煩,孩子不會的可以再練習,但是要求一定要一致。
確保每個環節的堅持在每一天的堅持中,不能開始很重視,后面就任由孩子自己去做,孩子沒有自己管理自己,或者說自己控制自己的能力,所以家長和老師要在學會的一段時間內監督孩子按照技能要求不急不躁地進行,這樣習慣地基礎才會打得好。自理習慣的形成事關學習習慣的建立雖然多數家長認可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性,但是仍然有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學習好就行了,不會做的家長可以幫著做。
孩子在幼兒園不愛參與集體活動,老師怎么說都沒有用,怎么辦?
小家伙出現種狀況,千萬不要吼他,那樣會讓他無所適從,內心更恐懼和別人交往。告訴他要怎樣怎樣,也只是告訴他而已。一旦到真實場景,小家伙還是鼓不起勇氣,便又會像原來一樣。我們要做的是用行動,把小家伙從自己的狀態中帶出來。去和幼兒園小朋友的父母做朋友。咦?是我的孩子不和小朋友玩,我和他們的父母做朋友有什么用?告訴您,非常有用。
小家伙在幼兒園里我行我素,說明他在幼兒園沒有小朋友和他玩。以他現在的狀態,也不會主動去融入到他們之中。我們呢,多接觸接觸同班孩子的父母,找幾個合得來的做朋友(他們的孩子要比較好相處,開朗、友善)。 平日里,多讓幾個孩子聚一聚,玩一玩,增進增進感情。這幾個玩的比較好的小伙伴,到了幼兒園,也會經常聚在一起玩。
體會到和小伙伴在一起的快樂,又能被他們接受,小家伙會很樂意跟著他們一起做事。我們給孩子提供與其他孩子交往的機會,比說教效果好很多。在家里和小家伙做幼兒園場景游戲。剛開始時,讓小家伙扮演老師,我們扮演小朋友,其中一位可以把他上幼兒園的表現演出來:別人都在排隊,你在晃悠,別人都在喝水,你在晃悠,別人都在小便,你在晃悠。
讓他從旁人的角度看一下自己平常的表現,同時,也讓他看看,有和他一樣習慣的小朋友會有什么不一樣的做法。家多玩玩這個游戲,時不時互換下角色。一是,我們可以更多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所思、所想、所做。二是,也能通過情景帶入表演,讓小家伙有了親自嘗試,體會的更深,知道自己在面對一些事時,應該怎樣做。尤其是遇到不愉快的事情時,他會不知所措,會選擇逃避(不和其他小朋友玩,不想融入到里面),通過這種模擬演練,他會更清晰的知道該如何去做,從側面也增強了他的自信心,以后再遇到類似事情,會有底氣去做。
你認為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長應該怎么配合老師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
很多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與在家里的表現截然不同,在幼兒園,孩子的獨立能力很強,但是一回到家,任何事情都有了依賴心理,所以,家長在家里配合老師,鍛煉孩子的自理能力很重要。比如,孩子進了幼兒園,基本上都會自己吃飯,甚至可以自己打飯、端飯,但是,在家里,孩子就像變了個樣,飯要喂,更別說幫忙盛飯、端飯了,在家儼然就是小皇帝。
之前大寶幼兒園開家委會,幼兒園園長分享了一件事情:那天幼兒園中班戶外活動,孩子走單杠,其中一個小女孩的奶奶在幼兒園的圍墻外看,當看到自己的孫女嘗試了幾次拖一塊墊子都無法拖動的時候,圍墻外的奶奶著急了,對著孫女喊:你要斜著拖才行啊。當時老師聽到了,就對著孩子的奶奶說,讓孩子自己想辦法,不要指點孩子該怎么做。